給自己,要自己一直記得用的紀錄

所謂的盡到孝道,並不是讓父母長輩與取予求,滿足父母的一切才是盡孝。

  • O)定時陪伴父母、在父母有難時盡己所能提供幫助、在父母生病時協助父母看醫生或協助父母恢復健康。
  • X)無止盡地達成父母的慾望,例如滿足他們的面子、為了他們無止盡的慾望提供時間勞力金錢、要哄到父母開心等等。

沒有好好地、重複地不斷地提醒自己的話,總是會不小心被父母的情緒跟壓迫牽著鼻子走⋯⋯

其實不只針對父母,同樣的道理,對待任何關係似乎都也適用。(對另一半除外,對另一半我認為還有其他部分)

交流欲與分享欲

我一直都很喜歡那種,可以日常閒話家常、漫無邊際的聊著不是太重要的日常生活瑣事、充滿正能量且溫暖的社交場域。

而最近這段時間,我正好認識了這樣的一個小圈圈。那陣子我真的非常的開心。

但最近不曉得是不是我的錯覺,這個小團體的氣氛正在悄悄的改變。

但其實,有時候我會想,我最近這段時間會這麼想要這樣的一個小團體的原因,是不是因為我的生活圈實在太小了的關係。

另外,先前也看過一本書的書摘,書摘中其實也有提到,人們都喜歡談論自己的事。談論自己的事情會讓自己分泌多巴胺、會讓自己感到愉悅。

所以我又在想,我會喜歡這樣的小團體,是不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呢?我其實沒有什麼可以談論自己的地方。除了這個blog小樹洞、以及我自己的日記、伴侶以外,我沒有什麼可以分享自己的地方。

其實也不只一篇文提到,少分享自己、保持神秘感,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但人就是會有分享欲。有時候我又會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分享欲太過了?

一邊很想說話又一邊覺得,這樣一直說話,我會不會有所謂的「鎂光燈症候群」?

又或許是,HSS型HSP(高刺激尋求型高敏人)症狀發作?

專門研究高刺激尋求型高敏人的學者崔西‧庫柏(TracyCooper)博士列舉出四個高刺激尋求型高敏人的特徵,分別是「尋求快感」、「追求全新的體驗」、「討厭被壓抑」以及「痛恨無聊」。

這段針對HSS型HSP人的敘述,完完全全就是在說我。

引文來源:

不說話對我來說太無聊了;沒有有趣的、新的體驗,真的太無聊了;沒有我不熟悉但又對我來說有趣的事情可以學習摸索,真的太無聊了。

或許最近我需要再多看一些有關於HSS型HSP相關的書。其實探討HSP的書,仿間蠻多的了。但HSP的書大多都是針對典型HSP(十分內向不太想說話(或不敢說話)的人士)所寫的書。像我這種,雖然內核是需要自我時間充電的內向者,但又喜歡一定程度的外界刺激、喜歡一定程度的嶄新體驗的HSS型HSP,究竟要如何處理與克服自我矛盾的問題?(喜歡有一定的時間可以說話&交流,但只喜歡特定的,溫馨溫暖正能量且可以不受批評、大家可以互相尊重、但又不玻璃心的交流方式)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我想這是書也無法提供給我的,既然確定了我自己喜歡這樣的外在環境,我究竟可以在哪裡找到很多這樣的環境與社交圈?

老實說年輕的時候我一直在尋找能讓自己舒適的社交圈,而且一直希望可以穩定長期且舒適的一直持續交流下去。

但結果就是⋯⋯在人際關係裡受了許多傷。有的是後來小圈圈分崩離析的、有的是小圈圈內開始A不喜歡B、B不喜歡C、D不喜歡這個暗自互相不喜歡的氣氛漸漸淡出,接著ABC也漸漸的淡出的。有的則是大家沒有想要跟彼此交流的需求,漸漸的小團體就自然解散了的。或者是⋯⋯有人討厭我的。

其實這個問題,先前我有好一段時間都不怎麼在意了。覺得就一人樂也未嘗不可。一個人寫著自己喜歡的作品的心得、一個人創作自己喜歡的故事、一個人到處旅遊四處體驗。

但可能……最近不小心嚐到了溫馨愉悅的交流小圈圈的甜頭,而至於在這方面的慾望又漸漸的跑出來了吧。

不適合體制

從twitter飄來的推文,讓我意外的撿到了一個很棒的BLOG。我真的很喜歡這個作者的文字。不過我現在想說的不是想談論這個BLOG的事情。而是我在這個BLOG裡意外看到的文章,突然打中了我。

其實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胡思亂寫一些很難有答案、會讓我進入奇怪的思考撞牆迴圈的大哉問。但這個作者把我帶入了一些,我以前時不時會想到的、會困擾我的、會讓我想得到答案的問題。

(我看到的文章本人)

「我不適合企業體制」這件事情,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事情。其實我覺得我最近應該也快自己說服自己這件事了。也就是「我不適合待在公司裡面工作」。

這篇文章加速了我對這件事的自我說服。我最近一直在想這件事。我不喜歡爾虞我詐的關係、我也很難毫無理由的服從於任何一個人、我也一直很任性的想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實說真的很痛苦。好久好久的時間,我都一直在自我懷疑。懷疑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都毫無疑問的事情,對我來說卻是每天都在凌遲不舒服的狀態?我一直不停的想調整自己,但又對一直無法調整成功的自己感到挫敗,常常也都因此一直陷於自責的狀態中。

就如同這篇文的作者說的,這大概也是我的「檻」。其實最近我本來就好像快要說服自己了。雖然先前的我的內心世界一直是「我就爛」、「我就沒救了」、「我就不容於社會的邊緣人」、「我就是個任性長不大的小孩」等之類的聲音,根「誠實面對誠實做自己」之間不停的擺盪。

最終,這篇文章,讓「誠實做自己」的這個聲音贏了。

我也是一直都知道這幾年,一直有許多文章跟書都在強調,要誠實的面對自己。但對於不合於主流社會的聲音,要誠實面對「我就是有這樣的想法」真的很難。

(但再怎樣的誠實面對自己的聲音,也不能做出會妨礙到別人、會傷害到別人的事情,例如殺人放火偷竊搶劫,或是控制別人等等之類的這種,我覺得這是最最基本的大原則)

但總之,得出了這個「我無法在企業這個體制裡」的結論之後,老實說真的,心底的一塊大石就這樣鬆了。即使現在為了生存,還是必須擠進這個體制裡,假裝自己是這個體制的一員。但內心知道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同時也期待著、希望著,未來可以出現能讓自己脫離這個體制又可以生存(aka賺錢生活)的手段,或是有幸可以自己創造出這樣的手段。在這之前,我想我會一直不斷地持續嘗試。

看完《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這本書之後的思考

Murmur

人生最重要的三要素:

時間 x 金錢 x 健康

這三者會互相影響:我們可能拿時間換取金錢,或是拿健康換取時間。

因為健康會隨著年紀下降,所以有辦法拿來享受生活跟享用的花用也會到了某個高峰後隨著時間下降。作者藉由運算模型計算出來的,花費與存款的最佳最高峰是45~60歲之間。這時的生活最可以享受許多體驗(因為還有足夠體力)

可以藉由工具計算自己預估的壽命+依照不同地區跟生活習慣來預估自己生存一年的最低必要花費。

最低必要花費 x 預估的剩餘壽命 = 讓自己可以活下去的最低限度需要的金額

我自己的最大疑問主要還是,$$要怎樣才夠?就如同作者自己說的,大部分的人(除了富翁外)都很擔心自己的錢不夠支撐自己老後的生活。所以作者才提到了上述的最低限度必要金錢以及預估壽命的計算工具。

重點大概就是:年輕時可以一直存錢讓自己的存款變多,但到了某一個年紀之後,就要漸漸的開始讓自己花掉的錢開始大於賺到的錢(也就是開始動到存款)。這個年紀作者計算出來的最佳時間就是45~60歲之間。

大前提似乎就是要至少賺到不虞生活同時又能存錢的錢,加上懂得如何投資,讓自己在每一年都有一定的投資回報金額。

這本書真的會讓我一直覺得是寫給有足夠的金錢做運用,或可以有足夠的收入可以一直存錢的人。像我這種,已經有了一定的年紀,但仍在掙扎著存錢買房,一失業可能就會無家可歸的人來說,首要任務還是只能思考「要怎麼賺更多的錢」。

人生就是體驗的總和。所以錢最棒的就是花在想要的體驗上。而不是花在臨終讓自己延長壽命幾個月或幾星期上。或甚至剩下了一堆錢,沒動用到金錢,就這樣放著直到過世。或是在老到有很多體驗都無法體驗了的時候,才開始想花錢去做自己想要的體驗(然後還想不到)。

這真的很理想,當然最棒的許多體驗,都是年輕的時候最好的。總覺得人生最容易發生的就是:「有時間有健康但沒錢」、「有錢但沒時間」、「有錢有時間沒健康」,三者無法平衡的窘境。

三者可以平衡當然是最最最理想的。不過這本大概就只是想提「不要一直像倉鼠一樣一直囤錢,要把錢用在自己喜歡的體驗上」。雖然也有提到不要一直焦慮擔心於自己沒錢這件事,這點可以透過財產規劃跟保險來進行轉移風險。

可能作者對讀這本書的讀者的前提就是「有足夠的賺錢與投資能力」的人?我不確定。雖然作者的話一直都是「不是要你沒頭沒腦的把錢花光,而是要有意識地運用金錢」。這是很棒的觀念與概念,但作者的書,會讓我這種,本來在金錢上就不是很有餘裕的人,更加的對自己的金錢使用方式更加的迷茫。可能作者只是想宣揚觀念,而非幫助讀者如何釐清金錢使用方式的迷茫吧。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沒有這樣的想法(好好的分配金錢的使用方式)的人很多的關係,所以作者才會特別寫了這樣強調這個思考方式的書?我一直覺得我好像一直都知道要好好的分配金錢在自己的生活上,而非一股腦地存錢不使用、或是不拿來換成自己想要的體驗。但我對金錢的不足一直都感覺到非常嚴重的焦慮。因此對我來說,最想要的就是處理這樣的焦慮,以及學習如何身心平衡的賺錢。需要的是放下焦慮的心,處理好自我與金錢的關係。

目前最希望的,是能讓我學到更好的方法,來賺取更合宜的合適生活,不必為生存擔心的金錢。這是目前的我最想要成長的部分。

足夠的賺錢能力 x 足夠的投資能力 x 合適的金錢消費觀,這三者均衡,大概是目前我認為大概是能夠愉快的活著且不會焦慮擔心生存問題的最佳解了吧。但每一個都是龐大難以處理的課題⋯⋯只能說,人生好難QQ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電子書 – ●    你是否想過,在你死前沒把錢花光都是浪費?●    最佳的金錢分配策略是什麼?●    如何在時間、健康與金錢之間取得平…
moo.im

階級複製

緣起

最近看了一個推友分享的影片,是有關階級複製的主題的影片。

其實這個主題的相關文章也好、影片也好、說法也好,已經看過非常多了。但這次再看一次,還是非常有感。

所處的原生家庭的階級,或者說原生家庭最常接觸的環境、人事物、職業類別等等,會嚴重的影響小孩。

從底層的思考模式開始,到待人處世的態度、能力,都會深深的影響。

世俗上較「菁英」層級的家庭的小孩,從小就比較容易可以接觸到許多同樣的人事物,從應對進退到觀念、以及原生家庭的資源也相對豐富,可以給小孩的容錯機會也會較高。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這麼的不同。也因爲這樣所以貧窮或是資源匱乏的家庭的小孩的成功故事才會這麼激勵人心、才會讓人津津樂道。

要從一個相對資源匱乏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就是這麼的困難。

從小看到的視野是很容易固著在一個人的內心裡的。

要打破這個僵固的視野,踏入其他階級,需要的都是長大後,比原本就處於這個階級的環境的人還要多三倍或四倍的努力,才能迎頭追上與對方平起平坐,或是超越對方。

這裡指的階級不是指「富二代」與「受薪階級」的差異而已。這可以是許多的差異,例如小吃店家庭的小孩,就是會比一般上班族的小孩,多了商業經營的頭腦。而如果一般上班族的小孩,未來想要經營小吃店,需要的就是要比小吃店的小孩還更多的努力。

畢竟從小生長在哪個環境,如果沒有特別努力改變的話,長大後很大機率就是長成那個環境的模樣。萬一我們不喜歡那個環境,要掙脫出那個環境,會非常的困難。不僅僅只是想脫離貧窮這件事情而已。

因此原生家庭缺乏目前所需的方向的資源的人,很容易就需要非常用力才可以達到原生家庭就有那些資源的人的同樣高度。

所感

套用到我自己的問題,主要就是,我的原生家庭缺乏了「社會中該有的應對進退」的知識與教育,因此一直到現在我都還一直在努力地追回這一塊。一直到出社會後好幾年,甚至到了現在,面對陌生人我一直都是害怕的、緊張的、不知該如何是好的。這點在小時候以及剛出社會時更是嚴重。一緊張就會亂說話、或是過度安靜。這些如果在小孩時期,有經過適當的訓練的話,也許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會更加的游刃有餘。

不過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有各自不完美的地方,現在也不是想要責怪自己的原生家庭,只能說知道了這一點,那就只能花更多的心力與時間補足。

畢竟原生家庭資源匱乏但卻又非常成功的人,也是不少的,不是嗎?

更甚者,其實也不是每個人夢想中的成功都是世俗的道路、或是同一條道路。在人生的短短的道路上,開心、自在、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想重點就如同最近閱讀的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裡提到的。重點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同時也如同《人生四千個禮拜》所說的,人生苦短,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享受自己的有限人生」。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成為OOO,成為OOO是夢想與人生目標,那麼,就享受追尋這個目標的過程吧。

這真的是很困難的事情。其實我也常常掉入求而不得的匱乏感中。但這也是我必須一直不停地告訴自己的地方。

《人生四千個禮拜》

《人生4千個禮拜》電子書 – {我應該躺平,還是積極產出?}時間永遠不夠用/工作永遠做不完/夢想永遠達不到?──人生就是一場時間管理。【朱家安 導讀】★亞馬遜網…
moo.im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全新增訂版)》電子書 – 第一本將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套用在人生規劃上的書!特別收錄克里斯汀生訪談,剖析「人生三問」精義以破壞式創新理論…
moo.im